郑培凯|曲终人不散:九如巷张家故事

2023-05-10 14:56:27

李辉前记:



郑培凯先生。


郑培凯先生是山东日照人。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创立中国文化中心。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中华学社创社社长,2016年获颁香港政府荣誉勋章。


他的著作所涉学术范围甚广,以明清文化史、中国审美文化、经典翻译及文化交流为主。有《汤显祖与晚明文化》、《真理愈辩愈昏》、《高尚的快乐》、《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吹笛到天明》、《流觞曲水的感怀》等。


早在九十年代认识了郑培凯先生。不过,相距上一次我们的见面,已经过去十年。


2007年1月在香港拍摄黄苗子先生“回家”,与郑培凯先生见面,李辉 摄。


2007年1月,我带吉林卫视的“回家”摄制组,前往中山和香港,拍摄黄苗子先生的故乡行。郑先生听说了,邀请苗子先生到他创办的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座谈,听苗子讲述六十、七十多年前的香港生活与文化。那一次,李欧梵先生夫妇也来了。这一晃就是十年。


2017年五月,在苏州,绿茶说郑培凯也在苏州,他在市中心买了一座房子,准备以后常驻此地。来去匆匆,未能遇上。


2017年9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研讨会上,郑培凯相赠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三本著作 (1)


2017年9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研讨会上,郑培凯相赠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三本著作 (2)


谁料想,9月中旬,天津大学举办冯骥才研讨会,我们终于在天津见面。他送我文汇出版社一套“赏心乐事谁家院”三册大作。闲聊中,得知9月29日他将前往苏州昆曲博物馆,为“曲终人不散”展览揭幕,并且此展览他就是策展人。我正好在上海,可以前往,终于又一次走进苏州,得以欣赏那些珍贵的藏品。


在苏州,与郑先生相约,2018年5月下旬,请他前往张掖河西学院的贾植芳讲堂演讲,谈他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演讲,值得期待。


曲终人不散:九如巷张家故事


文 | 郑培凯


1935年萧乾在苏州为沈从文、张兆和、张充和三人拍摄的合影 。


苏州有个九如巷,就在十梓街偏北,这里出了一家人,十个姐妹兄弟,个个精彩,最有名的是前头四个姐姐。


大姐张元和,酷好昆曲,嫁给民国时期昆曲第一小生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是北京昆曲小组最重要的“家庭妇女”;三姐张兆和是沈从文惊为天人的追求对象,还惊动了胡适前来说合,才得连理终生;四姐张充和毕生浸润传统文化,嫁给德裔汉学家傅汉思,以耶鲁大学为文化道场,在海外传承昆曲及书法。


她们未嫁之时,叶圣陶就曾经感慨:“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她们的故事真如叶圣陶所料,成了二十世纪的风雅传奇,后来还由金安平女士写成了《合肥四姐妹》一书。


苏州的中国昆曲博物馆。


郑培凯等人为开幕式揭幕。


2017年9月29日,曲终人不散开幕之后的演出现场。


参观“曲终人不散”展览,听张家后人讲述故事。


郑培凯先生介绍他与昆曲的渊源。


请郑培凯先生题词。


郑培凯在《曲终人不散》题词相赠(1)。


郑培凯在《曲终人不散》题词相赠(2)  


最近在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举办了“曲终人不散——九如巷张氏昆曲传奇”特展,除了大家熟悉的四姐妹事迹,更通过九如巷张家捐献的家族文物资料,呈现了合肥张氏为何在民国初年定居苏州,如何成为流芳后世的传奇。


展览主要围绕十个姐妹兄弟的父亲张冀牖(1889-1938)展开故事,突出他“接受先进思想,传承古典文化,享受艺术生活”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引导下,张家子女们接受新文化教育,同时又不忘传统文化的高雅积淀的结晶,与昆曲结下了永世良缘。


通过张家子女张元和、张允和、张充和、张宗和、张定和、张寰和等人,展览结合文物与演出传承,展现了张家传播昆曲,从苏州走向世界的故事。这次共展出张氏捐赠、借展及馆藏的相关珍贵文物史料和江南昆曲世家部分文物史料藏品计98余套(种),301件(册),其中还有张充和旧藏点翠头面和真丝斗篷等珍贵藏品。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2月底。


九如巷张家大事记 (1)。


九如巷张家大事记 (2)。


九如巷三号小院里的老井,李辉 摄。


九如巷三号张家,李辉 摄。


因为我们和九如巷有亲戚关系,熟悉张家事迹,特展便邀请我作学术顾问,为展览拟写了《前言》。我指出,张氏家族的事迹,见证了他们寓居苏州,提倡新式教育,又关怀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弘扬。九如巷张家子弟有清楚的文化取向,生活在新旧更迭的时代,追求文化创新,同时继承了传统。


可以发扬的时候发扬,不能发扬的时候珍藏,但永不遗忘。生逢乱世的文化人家族,无法改变四顾茫然的社会大环境,却能默默坚守、继承、保持,直至动乱结束。哪怕动乱继续,他们也还是会保有传统文化积淀的审美品味,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这就是文化人的本能。


张冀牖的祖父张树声(1824-1884),是地位仅次于李鸿章的淮军系大人物,曾任江苏巡抚、署理直隶总督、两广总督,推动洋务,为中国早期工业化做了相当的贡献。


张冀牖继承了家风,关心中国社会的转型,把注意力放在文化教育之上,迁居苏州,开办平林中学,又独资创办乐益女中,推展女子教育,凡贫寒人家和工人女儿,一律不收学费。他聘用教师也不拘一格,其中有几位著名的人,、侯绍裘、匡亚明等,都先后在乐益女中任教。


通过展览呈现的九如巷张家,是足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张家不止有功于昆曲艺术的传承,还办学育人,开启中国文化的未来。张冀牖很清楚知道,文化要创新,九如巷张家在提倡新文化中不遗余力,同时从不摒弃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承昆曲,传承书画,为文化创新播下优良的种子。


因此传统的、现代的文化因素都可以从这一家人身上看到,可谓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好的文化榜样。


张家捐赠昆曲博物馆的藏品 (1)。


张家捐赠昆曲博物馆的藏品 (2)


张家捐赠昆曲博物馆的藏品 (3)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安宁平和的社会,回想民国以来张家面临的文化困境,实在令人唏嘘。九如巷张家处在崩溃绝境的中国,在文化传统土崩瓦解之际,一片断井颓垣之中,努力推动新文化,同时历尽艰辛,传承昆曲之声,等待枯枝春发。


我们现在都会讲“不忘初衷”,然而他们才真正是穷尽一生,甚至好几代人,诠释着“不忘初衷”。从昆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能够做这样一个展览,就已经不止关乎这个艺术形式,而是展现昆曲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如何延续至今,让我们还能体会亲炙,正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生爱好是天然”,才可以在最困难的时候,将昆曲的历史文脉薪尽火传,历经风雨而弥坚,使之生生不息、开花结果、千古流传。


郑培凯先生(隐堂)书法 (1)。


郑培凯先生(隐堂)书法 (2)。


郑培凯先生(隐堂)书法 (3)。


郑培凯先生(隐堂)书法 (4)。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1255篇文章。


-END-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

六根开通于2015年6月6日

不仅是我们六个人的平台

更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2018年1月18日,六根作者队伍扩容 

张新颖 毕飞宇 张翎 梁鸿 曹可凡 鲍尔吉·原野 

赵丽宏 何冀平 王尧 盛可以 陈河 马未都 周吉敏 汪凌 郑培凯

……

更多大咖作者陆续亮相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



点击阅读原文七五折购买《寻找中国》系列图书第一批三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疆民族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