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兼有小说叙事和诗歌神韵的散文
文/张文刚
熊福民最近把他的系列散文《乌云界下的日子》链接给我,说准备出版,请我写几句话。我和作者认识已有几年,在常德的一些文艺活动中见过几面,感觉他为人热情、诚恳,又似乎有些腼腆,不善言辞。我知道他写散文、诗歌,出版过诗文集,书法也有建树,并且热心联络文友、组织活动,主编有微刊《高举阁》和纸刊《桃源诗刊》。曾读过他的一些诗文,尤其是以“乌云界”为题的文字,感觉颇有特色。姑不论其文字内容和艺术表达如何,“乌云界”这一地理标签就有点穿云破雾的意味,似大有深意,且极具诱惑力。当作者把待出的散文集电子稿《乌云界下的日子》发给我,我就爽快地答应写点文字,这中间既有对作者为人为文的认可,也不排除我对“乌云界”的喜爱和神往。
我读了一些文字后,感觉有点像小说,具有小说的质素。比方说有人物形象的刻画,有环境的描写和渲染,有散淡的故事和情节,还有大量生动的细节铺写,等等。也许正是我基于阅读上的这种感受,读了前面的文字后就有一种往下读的期待。我读了更多的文字以后,感觉具有浓郁的诗意,在意境上又切近诗歌的韵味。这不仅是文字中穿插了大量的诗作或诗歌片段,更多的是那种含蓄的、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如此说来,这些文字既有小说的可读性,又有诗歌的神韵和魅力,阅读起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但不能由此判断说这是一部小说,或一部诗集。我认为本质上这是一部带有抒情意味的叙事散文。
就叙事视角看,是底层叙事。作者从自己到乌云界下当小学老师开始起笔,摄取的空间背景是乌云界下的一些小学校、小村庄、小码头、小集镇,可以说在地理版图上没有比这更小、更接地气也更完整的空间集聚地了。在这样一个地理格局中活动的人物,自然也是最底层、最本色也最具有生活气息。小学老师、小学生、山民、淘金者、打工者、基层文学爱好者,等等,作者无意于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展开人物命运的曲折描写,只是为着写作的需要和主题的表达,真实地写出这些底层人物的生命存在、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写出这些人物在大山世界里的辗转、渴望、奋斗和悲辛。
从叙事线索看,是勾连叙事。所谓勾连,意即环环相扣、推衍扩展而成篇幅。或因地缘,或因人缘,或因情缘,或因文缘,从一个片段带出另一个片段,一个场景带出另一个场景,一个人物带出另一个人物,彼此之间相互勾连衔接。通篇来看,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更没有小说中的高潮和结局;但局部来看,却有紧密的联系以及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内在牵连。把所有的人物和故事串连在一起的是叙事者本身。叙事者在乌云界下的日子这个时间线索,以及叙事者和叙事对象的因缘际会这个内在的事理线索,把所有的人事勾连成一个整体,一个带有小说言说空间和审美特征的散文世界,一个带有抒情意味的艺术世界。有“乌云界”这个诗意化的自然地理作为空间背景,有叙事者的人生经历、见闻和感怀作为写作线索,故而整个作品不枝不蔓、不散不乱。
从叙事主题看,是人性叙事。虽然这部散文集的主题内涵较为丰富,比如涉及到成长主题、青春主题、生态主题、乡村发展主题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或者说最基本的主题是人性主题。不用说,乌云界下的山山水水就是朴素、健康人性的袒露和无言表达;也不用说这里的师生安处一隅彼此关爱的单纯与友善,这里的山民知天乐命、自然淳朴的情怀;单就作者自身的阅历和内心感受就可看出人性的清澈和美好。作者“乌云界下的日子”串连起的是生命的成长史,更是心灵渐至开阔和丰盈的发展史。作者对这一方水土和人情世故的打量和感知,对山水背后的历史文化脉息的捕捉和思考,对周围人事的懵懂而又敏锐的观察,对事业以及艺术喜好所葆有的那份热情和执着,以及伴随着青春期的种种向往、幻念和淡淡的忧郁,等等一切,在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也在丰富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其不仅感受到大山深处人性的清纯和温暖,而且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也接受了这份岁月的馈赠,生成和丰沛了内心的诗意。正是这份历久弥香的诗意,作者在追寻美善的同时也在鉴别和判断着周围的世界。故而在人性的暖色之上作者也敷设了时代摇曳的光影,对人性的复杂性和阴暗面给予了审视和拷问。作者对人性的错变、扭曲和异化时有描写,渗透着痛惜的心情、批判的眼光和对美好人性的坚守。正是这种描写,使作品的人性主题更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
这部散文集是叙事的,同时其抒情意味又非常明显。除上文涉及到的诗意化的语言表达等形式因素之外,这种抒情意味更多的是一种内化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渗透于描写对象的肌理和骨子里。乌云界以及乌云界下的一草一木都似乎具有灵性和象征意味,都似乎映衬着人性的美和善;生动的场景描写及弥散出的浓郁的生活气息;青绿山水画、人物素描,富有特色的地理人文钩沉;青春期甜蜜而忧伤的情愫、朦胧而含蓄的表达;等等,无不灌注和浸润着抒情意味和色彩。这种内化的抒情,并不热烈、奔放,有如山涧溪流,潜隐于大山深处,酿造出一种淡而有味的诗化意境。如此说来,抒情是一种内化的叙事,叙事是一种外显的抒情,彼此交融,相互烘托。这是一部兼有小说叙事和诗歌神韵的散文。喜欢叙事的读者,可以当小说读;喜欢抒情的读者,可以当诗歌读;喜欢散文的读者,可以兼而得之。应当说,这是作者的一种文体探索和创新,是值得肯定和珍视的。
熊福民的散文创作正如其人生的历练一样,从“乌云界”起步,路还很长。我们期待作者写出更多好作品!
2018年5月12日写于湖南常德白马湖畔
—END—
作者简介:
张文刚,湖南文理学院教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文艺创作与评论研究所所长。